近年来,包头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截至目前,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包括各类气瓶)已达到29万余台(套)。随着设备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监管体系结构、传统的监管手段、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等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公共安全要求,创新监管方法、优化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提升监管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包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持续提高全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全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安全,积极探索推动“互联网+”特种设备监管能力,加强特种设备信息化监管建设。目前,包头市质监局以涉及民生,危险性大的设备为主,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车用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液化石油气钢瓶电子监管系统,启动了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特种设备”创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新生态,从而有效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水平。 运用FRID技术建立车用气瓶安全监管系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包头市车用气瓶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数量庞大、流动性强,被称为“流动的炸弹”,传统监管手段已无法适应监管要求。通过电子标签监管系统对车用气瓶实施监管,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干扰,截断超期、报废、不合格气瓶等隐患气瓶的充装和使用。该系统通过在气瓶瓶体粘贴的电子标签,为气瓶创建“电子身份证”,同时建立气瓶数据平台;在检验时将气瓶检验情况录入气瓶身份信息中,为气瓶建立“健康档案”;在充装(加气)时,系统扫描瓶体电子标签控制加气机启闭,杜绝为超期、报废等不合格气瓶加气,同时实现辅助充装前检查和充装电子记录;系统的预警功能还能提醒车主对即将到期气瓶及时进行检验。 2015年5月1日,包头市车用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开始封闭运行,标志着包头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向信息化监管迈出重要一步。截至10月底,已经对全市44家气瓶安装单位、28个CNG加气站、6个检验站、64281只在用车用气瓶实施系统管理。系统的建成和运行,建立了车用气瓶数据平台,实现了辅助充装前检查、控制了违规充装、摸清气瓶底数、规范充装行为、提高充装效率,达到了车用气瓶从安装、检验、充装、使用、报废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的目的,进而杜绝气瓶逃避登记、非法改装、违规充装、逃避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 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提升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能力 电梯安全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市政府以电梯监管模式创新为引领,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目前,包头市在用电梯数量已达到13217台,占全区特种设备总量的20%,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30%之间,安全运行情况相对平稳。但由于生产、使用、维护保养不当,电梯困人、滑梯、掉层等故障时有发生。电梯安全已经成为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2015年包头市率先在全自治区开展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并列入了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电梯应急平台建设工作遵循“资源共享、统一调度、多方参与、社会联动”的建设原则,由市质监局牵头,消防、房管、交警、经信委、财政等部门协同建设。使用119为电梯应急救援呼叫号码,实施“法定维保、自愿救援、消防补充”、“三级响应”救援机制。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同时还包括维保监管系统和维保、使用单位管理平台,将难于监管的电梯维护保养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也为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提供了内部人员、电梯、备件材料等管理平台,为提升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管理水平提供了条件。2016年3月22日, “包头市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截至10月底,已对全市电梯安装标识牌12283个,接处警257次,一级救援228起、二级救援7起、三级救援5起,自行脱困17起。录入使用单位1371家,电梯维保单位194家,并逐步开始维保刷卡记录考核。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包头模式”,是自治区首家以119为统一救援号码的三级救援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 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七大功能:一是应急处置功能,保证了电梯困人故障发生时快速准确救援,避免救援不当造成二次伤害;二是平台维保监管功能,实现了维保人员到位情况和维保质量的量化考核;三是使用单位确认功能,强化了使用单位对电梯维保过程的跟踪监督;四是维保和使用管理签到功能,进一步落实维保人员、使用管理人员主体责任;五是统计分析功能,提供了电梯风险监测和重点监管的依据;六是精准定位功能,实现了每一部电梯在电子地图和实际位置的精准定位,提高处置的准确度;七是标识牌夜光功能,使乘客在电梯轿厢无照明时,也能看清标识牌的救援电话和电梯编号。 运用互联网+标识码技术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数字化追溯管理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特种设备,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危险性大。其盛装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多用于日常生活,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还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今年,市质监局以民生为本,针对家庭常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物联网技术,对每个钢瓶安装可扫描识别的数字化标识,建立气瓶电子档案。按照“一瓶一码、一瓶一档、扫描识别、控制充装、自动记录”方法,对气瓶实行全过程的溯源管理。系统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无线通信、条形码识别技术于一体,为气瓶监管部门、充装单位、检验机构、气瓶用户提供不同的气瓶管理平台。通过气瓶投用前或检验时录入气瓶信息、安装标签,进行气瓶使用登记,充装时根据系统气瓶检验状况控制充装设备启闭,杜绝超期或报废气瓶充装,检验时修改系统中气瓶检验结论,实现气瓶安全状况及时更新。气瓶使用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码,查询气瓶基本信息、检验信息和充装信息。从而实现使用登记、充装控制、定期检验、用户查询、监督检查等多种功能的全过程管理,达到防止气瓶超期使用、逃避检验、非法倒气、缺斤短两、无证充装等违法行为的目的。系统使用能够减少因人为疏失导致的错误操作,从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气瓶事故,可以准确分析原因和追溯到具体的环节和责任人员,真正起到落实主体责任的作用。目前,液化石油气钢瓶电子监管系统软硬件已经建设完成,于今年9月14日封闭式运行。已有11家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73022只液化石油气钢瓶纳入监管系统。 同时,市质监局在液化气瓶电子监管基础上,探讨建设工业气瓶电子监管系统。已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国内气瓶电子监管技术较为成熟的常州、广州、上海等地区进行了考察,制定了包头市工业气瓶电子监管系统建设方案,预计年底开始工业气瓶电子监管系统建设试点。通过建立统一数据平台,应用“互联网+电子标签”的监管方式,实现气瓶从制造、使用登记、充装、运输、储存、使用、检验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 应用双码识别系统实现特种设备全过程追溯管理 今年7月,市质监局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精神,启动了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印发了《包头市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成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制、特种设备数据平台建设,正在进行监察系统软件研发。 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包括:一个数据平台、一个网控中心、两种追索标识、四个专业系统。建设一个数据平台,即特种设备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全市特种设备及其生产、使用单位的基础数据、动态信息,通过不断完善,建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综合数据库,实现生产、监察、检验、使用各环节设备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一个网络控制中心,为实现特种设备追溯体系运转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撑。建设两种标识的追溯终端,为全市所有特种设备粘贴双码(二维码和射频码),注册身份、搭建平台、架设桥梁,建立追溯体系终端。建设四个系统,集设备使用登记、数据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现场监察记录、隐患治理监督、超期隐患预警、指令书自动生成于一体的安全监察智能系统;集检验信息查询、网上受理报检、报告自动生成、检验到期预警、检验任务管理为一体的检验自动化系统;集设备信息查询、信息变更申请、网上申报检验、检验到期提醒、自检记录填报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设备使用综合管理系统;集网上注册公示、网上施工告知、告知状态查询、网上申请监检、施工信息传递于一体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管理系统。通过一个数据平台、一个网控中心、双码识别系统,实现四个系统的互联互动,最终实现特种设备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系统所有功能全部实现后,监察方面,不仅统计分析实现自动化,而且对每家企业、每台设备进行智能监控,同时对现场监督检查情况,设备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进而提高监察效率。检验方面,在网控中心建立特种设备电子档案,实时更新检验数据库,利用手持终端在检验现场自动生成检验报告,减少人为录入的差错率,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报告准确率。使用方面,为使用单位提供特种设备档案信息,减少档案资料遗失,同时提供报检、查询、统计、预警功能,为企业提供特种设备管理平台,进而提高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水平。生产方面,通过网上注册公示,产品监检申报、体系责任人变更、设备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实现生产、监察、检验的及时沟通。这个系统如早日建成,将是自治区第一家,国内首创,全市的特种设备监管水平必将实现新的飞跃。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提升安全监察能力和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环节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特种设备数量多与监管人员少的矛盾,同时为使用者提供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信息平台。市质监局将继续探索“互联网+特种设备”在各类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质量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