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主支付品牌 积极拓展全球网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必须融入到全球产业的发展中才能引领潮流,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打造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在银联成立后不久即相继提升至银联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开启了另外一片天地。
2003年,中国银联正式推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自主支付品牌——银联卡。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外,越来越多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入发卡行列,发卡机构主体逐渐多元化。目前,国内银联卡发卡机构数量从2002年的88家增加至300多家,包括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区域性银行、地方性农信社和外资法人银行。以交易量计,银联已成为与Visa、万事达齐名的全球三大银行卡品牌之一。
2004年,与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同步,银联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揭开了我国银行卡产业主动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新篇章。目前,银联卡受理网络已延伸至境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境便利用卡更进一步提升了持卡人的用卡体验。同时,在境外也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银联卡,累计发行超过2400万张,在服务中国人出境用卡的同时,也将中国的银行卡品牌带向国际市场。
为了以更灵活的管理机制和更开放的业务模式参与全球银行卡产业竞争,进一步扩大银联卡在全球的使用,2012年,中国银联正式成立负责运营国际业务的子公司——银联国际,以会员制吸引全球合作伙伴,持续拓展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扩大银联卡发行和使用,并开展创新支付的跨境应用。
银联的国际化进程不仅实现了银联卡境外的广泛受理,更支持了中资银行的全球布局,有力地提升了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今的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银行卡发卡量最多、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卡产业大国。
随着新的市场环境下国际国内支付产业竞争合作的不断深化,银联将继续发挥卡组织居中协调作用,通过渠道和内容的资源整合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以更为开放、灵活和协商的合作策略,与支付产业各方共同拓展市场空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支付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