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消息,正在推进公交一卡通的全国联网。在百姓看来,这合情合理,但住建部相关部门却突然说:自己才是一卡通的主人。 王水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这边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的话音刚落,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就发出了一连串的反问。 马虹:请问十几年建设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谁负责?请问我们老百姓正在用的这张卡怎么办?请问我们的系统安全难道全部要推倒重来吗?这是我们提出的巨大问号。 这样的反问乍一听很奇怪,但很多人也许想不到眼下到处可见的交通IC一卡通真正的主人却是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马虹介绍,住建部从2008年开始推进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目前已经有数百家IC卡运营企业,发卡量达到了4.2亿张,已经实现上海、天津、沈阳等35个城市的互通,每日互通交易3.42万笔,这种一卡通不仅实现部分跨区域、跨交通方式的互通,还将人们的公共缴费、停车等多种生活应用集于一身。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说法,目前江苏、广东、吉林三省已经开始互联互通技术规范验证,这意味着他们将另起炉灶,搭建新的IC卡体系,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申绯斐直言,一旦如此将形成两部委对立的局面,竞争未必是坏事,但由于双方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不同,可能将出现很多问题。 申绯斐: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几年,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担心,资源浪费,如果两套标准走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一张小小的IC卡,因为承载着大数据、大资金和大融合能力,眼下成了"香饽饽"。这次两部委"对立竞争"局面的背后,孰是孰非?将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一一来解读。 问题一:一卡通为何突然冒出两个"主人"?城市公共交通归谁管,这事说来话长。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研究所邵春福说: 邵春福:总是左右摇摆开始应该是交通运输部,后来把这个职能挪到住建部,十七大以后又从住建部返回到交通运输部,所以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管辖权易手,让两部委与公共交通都产生了"渊源"。但IC系统建设,前提是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按效力等级,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不违反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各部委有权根据所辖范围,制定行业规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 眼下的行业主管交通部,无疑具备这样的资格。但马虹认为,正是住建部1996年至今的努力建设,才让一卡通形成如今的基础和规模,并融入百姓生活。 马虹:就一张卡的应用来说政府还需要去发文件说必须谁来做吗?我们要尊重市场需求,尊重百姓的利益,对目前已经产生的上百亿的国家投资必须要负责任。 问题二、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交通运输部为何强势介入?交通运输部对此没有回应,但各方已经议论纷纷。小小IC卡不仅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它的背后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财经评论人叶檀这样算了一笔账: 叶檀:第一是押金,有的城市基本上是在每张卡20块钱,这个押金就会比较大,另外就是很多人钱放在里头又不用,沉淀资金各个城市不一样,有的城市高的可以到百亿,这部分沉淀资金到底用到哪去了?由谁来管?这块肥肉就非常大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是在抢食蛋糕,自然也就引发了争议。 问题三、两部委相争,对百姓利益有何影响?中国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洪元的回答是肯定的。 记者:一旦要是形成的话,意味着必须二选一? 罗洪元:对对对。长期在一个应用上存在两个系统是不可能的,一个是浪费资源,再一个的话管理起来也比较麻烦,以谁为主?谁代替谁? 这是否会对百姓生活带来影响呢?交通部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认为,不会。 王水平:当一卡可以走遍全国的时候,充值、使用、退卡就已经是咨询上的问题,不会再影响到老百姓的利益。 然而,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再次针对相对地指出,本来IC卡是要让百姓生活实现"一卡通",然而一旦"剥离"交通这样的单项功能,最先受损的是老百姓,因为"一卡通"反而不通了。 马虹:剥离之后你们突然有一天发现,坐公交拿一张卡,我干别的事我又一张卡,请问这是我们进步?还是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