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关注科技、数码领域的趋势,就会发现“可穿戴设备”这个名词出现的几率几乎与智能手机一样多。运动腕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甚至智能服装,都属于可穿戴的范畴,似乎将成为下一个消费领域的新宠。 但实际情况呢?可能很多普通人不明白什么是“可穿戴设备”,也没有多少消费者真正购买。除了无数行业分析师的预测、前瞻,试图证明可穿戴设备的价值之外,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产品或是营销突破。那么,可穿戴设备何时、或者说是否会有普及的一天呢? 市场究竟有多大? 2014年初,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德勤)发布调研数据,声称至2014年底,将于1000万台可穿戴设备售出。9月,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则将这一数字提升至2700万台,而到了2017年,总销量将达到客观的一亿台以上。 不仅仅是调研机构,包括科技数码媒体、综合社会生活媒体,几乎都将可穿戴设备视作“下一个智能手机”,甚至时尚业也蠢蠢欲动。但很明显,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小伙伴,有多少人佩戴了智能手表呢? 大规模的炒作意味着高期望 Gartner分析师也许说了一句公道话:从其炒作、曝光周期图表来看,可穿戴设备目前处于高期望值阶段。事实上各种用户调查数据其实非常飘渺,比如说你询问路人是否希望拥有一款“可监测血压的手表”,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就像“你是否想要一款飞行汽车”一样虚无飘渺。如果这种产品真的出现在市场中,消费者显然不会像用户调查时那么爽快,而是会仔细考虑设计、功能、实用性及价格。 三星的智能手表变身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已经拥有多达6款机型在售,但大部分三星手机用户也未跟进。而各种品牌的Android Wear手表、智能珠宝也处于同样的处境,仍是技术爱好者们的小玩具。唯一颇具卖相的便是各种健身运动腕带,虽然很多用户只是图个新鲜。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高期望意味着高投入,毕竟在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厂商们需要寻找新的利润点。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不会在某一天突然消失,而是持续升温。 可穿戴设备时代何时到来? 虽然目前的产品形态、销售都不甚理想,但并不代表可穿戴设备没有未来。事实上,智能手机等已普及的数码产品,无一不经过长久的发展和持续炒作,最终才在技术、平台逐渐完善后开始普及。 苹果的AppleWatch也许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转折点。或许它不如iPhone那么惊为天人,但至少苹果的名气足以让普通人都开始了解“智能手表”这一名词。显然,可穿戴设备还需经历一个“无所谓”的阶段,只要保持产品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被采用并且持续在市场发酵,相信其普及之时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