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出整治老旧电话亭引发存废之争
陈小姐(化名)老家在重庆,上世纪90年代就来到深圳,一直在东门讨生活,离家千里之外,街头的公共电话亭成为她与家人联系诉说乡愁的工具,慢慢地她也买了手机,承包了个报刊亭,公共电话她就再也没用过。
信息时代飞跃,公共电话亭俨然成为街边随手可见的“老古董”,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公共电话亭有些被损坏,甚至成为随地大小便的公厕。
刚召开不久的政协罗湖区四届四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出整治“僵尸”电话亭的提案,建议有选择地拆除,或效仿国内外经验做升级改造。
走访:IC卡越来越难买
昨日,记者走访了东门步行街周边,在东门中路一公交站旁边的电话亭,电话机表面显得十分老旧,划痕到处都是,电话亭柱子也是漆面斑驳,记者看到,电话机仅能插IC卡才能使用,旁边有密集的人群,却鲜有人问津。
记者还在沿途中询问过多家便利店,店主均表示“没有IC卡卖”,直到在新园路一报刊亭,摊主陈小姐说,IC卡现在卖得很少,便利店基本不卖了,像她这个报刊亭,一天也就卖一两张,多的时候七八张。
陈小姐说,东门附近的东门中路、新园路电话亭最多,“其实还是有人用的,像打工的,公共电话打电话便宜”。此外,新园路附近有深圳小学等学校,一到开学,陈小姐的IC卡卖得最多。
争议:公共电话是否有必要存在?
记者在路上随机采访了几位行人,多数人的观点是公共电话亭使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不如直接拆除。
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烦恼,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话使用率在下降,同时要摊上不少维护成本。
也有人支持公共电话的存在。东门步行街管理处的李先生认为,虽然公共电话鲜有人问津,但东门外地游客众多,为照顾外地旅客,公共电话亭需要有一定范围的覆盖。此外,遇到突发状况,市民需拨打110、120,作为基础设施的电话亭也能发挥作用。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表示,自2005年以来,随着个人移动终端普及,公话亭终端使用率逐年下滑,但由于公话担负着提供免费应急电话服务的重要职能,同时由于公话长途费用便宜,目前仍是许多务工人员和社会低收入人员的通讯首选。在上海、广州、厦门、深圳及国内其他大中城市,通过对公话亭的升级换代以及多媒体终端的使用,使公话亭仍然发挥着通信服务的作用。
创新:公共电话亭改造成WIFI点
面对公共电话亭成为“僵尸”状态的尴尬,罗湖区政协委员许楚胜认为,应该将阻碍交通的电话亭拆除,部分电话亭则可以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学习香港改成WIFI上网热点;或效仿英国尝试将废弃的电话亭改造成为太阳能手机充电房;或者改造成多媒体信息亭,可以为公众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此外,升级改造成为电话亭的另一条出路,记者在老街地铁站看到,新的公话是多媒体公话,还有导航、银行服务、电子邮件等功能。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对主要干道商业街区、车站等重点区域公话亭进行升级改造,在莲花山公园东路口也改造了公话亭WIFI点,一些传统的电话亭在改造中增加了功能。
政协委员:隐蔽电话亭沦为“公厕”
公用电话亭在时代的大潮中越来越尴尬,在刚刚召开的政协罗湖区四届四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许楚胜提出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亟需整治“僵尸”电话亭》的提案。据走访调查,仅东门步行街区17.6万平方米的商圈,就有“僵尸”电话亭共计59个。
许楚胜表示,实地考察东门步行街后发现,很多公共电话都贴上了“正在抢修”等字样的标签,标签已经残旧不堪,显示这些电话机已经“抢修”好久了。此外,这些电话亭还阻碍店铺门面和人流通行,部分位置较为隐蔽的电话亭甚至沦为“公共厕所”,严重影响城市文明。更能凸显电话亭“僵尸”化的是,公共电话所需的IC卡基本买不到了。
他山之石:
上海:公共电话亭改造成了wifi亭、信息亭和基建亭三大类,市民在wifi亭附近50米内均可以使用计算机、ipad、手机等接入互联网。
天津、北京:通过IC卡公用电话智能终端,市民可以利用IC卡公用电话缴纳、查询水费、电费、手机费、有线电视费等,通过它下载音乐,查询天气情况、交通线路、地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