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产业是典型的多边经济,发卡、转接和受理缺一不可,广义的银行卡收单包括了大部分非网点的银行卡受理业务,比如ATM取现和转账、电话订购和邮购、互联网支付以及POS取现和消费等等。但是由于历史沿革和监管制度的原因,我们平时所说的银行卡收单往往是特指银行卡的POS收单,就是指收单机构通过POS受理终端为特约商户提供受理银行卡并完成相关资金结算的服务。所以本文所指银行卡收单实际上是指狭义的银行卡的POS收单,又因为外卡收单规模非常小,和人民币卡收单业务差别非常大,所以也不包括在内。
银行卡收单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零售业组织化程度的深化,可以预期,银行卡收单市场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为整个行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技术条件的进步和监管政策的完善也为银行卡收单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整体上看,银行卡收单行业正处在一个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的关键阶段,比较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银行卡收单行业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
新的增长:虽然增长率很难再长期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但未来十年整个银行卡收单市场规模至少能再翻两番,即POS机具数量达到4000万台,年交易量超过120万亿元。但传统商品零售行业和大中城市的增长将趋缓,新的增长将主要由消费者服务行业和小城镇这两极来驱动。
开放:整个支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是大势所趋,除了银行卡收单市场将继续扩大开放以外,发卡和转接市场也将会陆续开放,参与主体将进一步多样化。监管框架逐步完善,监管重点将围绕参与主体的准入、经营审慎性和合规性,而减少对具体业务的干预。
专业化: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和参与者增多,收单行业的产业链分工将会出现质的变化,交易处理商(Processor)、独立销售组织(ISO)、现场服务商(MerchantSiteInspections)、机具租赁商(EquipmentLeasing)、反欺诈服务商(FraudDetectionServices)等专业机构将从收单机构中分离出来。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大多数商业银行将完全退出收单市场,一些银行出于丰富现金管理产品线的考虑仍会保留银行卡收单业务。有可能出现只承担商户承兑责任而不从事具体业务运营的收单机构。
融合与细分: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变迁,将会使得不同支付场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因为近场与远程、线下与线上支付场景不同而造成的差别将会逐步融合。同时,随着竞争加剧和市场容量扩大,为细分行业或领域提供综合收单服务的专业收单机构将会得到长足发展。
并购与整合:收单业务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非常明显,全球支付市场都是并购活动非常活跃的领域。除了行业内生的并购包括外资支付机构并购以外,也会有多元化集团和泛金融机构发起的战略性并购。
创新:大的商业图景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受到现实和发展的因素驱动,银行卡收单将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的创新,在传统的服务于商业交易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实现创造新的商业交易。
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客观地看到,近年来银行卡收单市场呈现出冷热交加的矛盾格局,一方面是巨大的增长红利和如火如荼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部分收单机构经营上的如履薄冰。具体来看,大多数收单机构都面临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规模与效益的矛盾。银行卡产业受规模经济规律支配非常明显。无论发卡还是收单,前期的资本性开支和当期固定费用支出都比较大,需要足够的规模来摊销固定成本。收单业务本身是属于资本和劳动双密集的产业,特别是在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要保持市场占有率,收单机构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年复合市场增长率不能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这就意味着每年不断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当期费用。
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的银行卡收单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因此从行业规律来看,许多收单机构正常的主营业务尚未能达到盈亏平衡。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支付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降低全社会商业活动的整体交易成本,势必要抑制支付业务的长期盈利增长能力。全球来看,也是这样的趋势,麦肯锡预测2013-2018年,美国市场的收单行平均净收益率(商户扣率加各项服务费后扣除转接费率和卡组织收费)每年下降5.1%。
国内收单市场无论是商户扣率水平,还是收单行净收益率在全球都属于偏低水平,而且,从政策趋势来看,还有进一步下降的需求,因此,收单机构的长期盈利能力面临严重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市场与风险的矛盾。收单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业务合规风险。收单业务对零售行业商户来说,已经是刚性需求,但是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部分商户违规套现和套用MCC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收单机构面临发展业务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好市场和风险的均衡,既不做扰乱市场的劣币,也不做被淘汰的良币,是摆在每个收单机构面前的一个难题。客观地说,银行卡收单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是造成种种行业痼疾的关键因素。目前的定价机制以商户类别确定差别扣率,在固定发卡和转接方收益的同时,限制了收单机构上下浮动的幅度,确实是一个发卡、收单、商户三方都不满意的定价机制。如果不尽快实现借贷记卡分离,并按卡种的金融属性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可以断言,目前的种种乱象难以得到根治。
银行卡收单行业的商业价值变革
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技术革新和消费者行为变迁越来越快,收单行业赖以生存的卡基支付和中心转接模式都受到了新的支付方式的挑战。在现实和未来的双重困境下,收单机构如何处理好两个矛盾,既要吃好碗里的,又要盯住锅里的,就需要超越收单,乃至支付业务本身,用产业进化趋势和互联网思维来重新思考收单业务的商业价值和宏观趋势。
一种服务一旦成为客户的刚性需求,这就意味着服务提供商具备了成为客户入口的天然优势。收单业务的合作关系一旦建立,收单机构便轻而易举地收获了三样副产品:首先是建立起了基于信任的重复接触的客户关系,其次是通过POS受理终端建立起了云到端的数据处理体系,最后是掌握了商户的部分现金流入。
收单服务有很强的附属性和派生性,前者是指收单是为商业交易服务而非独立存在的,无交易则无收单;后者是指收单虽然从为商户提供代收服务入手,但由于交易的双向性特征,实际也派生出了为持卡人提供的服务,因此收单服务会同时对商户和消费者产生影响。
基于对这种商业价值的思考,收单机构实际上是大数据属性最明显的商业机构之一。一旦建立起大数据的衡量维度,银行卡收单的商业价值就可以分别从商户洞察(BusinessInsight)和消费者洞察(ConsumerInsight)来进行重新定义。
在商户洞察的方面,如果能通过收单连接与之关联的交易环节,打通收单数据和交易数据的屏障,基于对两种数据的处理,就可以为商户在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门店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数据、信息和咨询服务;在消费者洞察方面,通过消费者侧写(CustomerProfiling)技术实现消费行为预测,结合社交工具,完全可以在营销自动化方面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从而帮助商户提高营销预算的ROI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总之,面对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收单机构应该一方面加强合规经营,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勇于拥抱变化,抓住机遇进行自我变革,从而实现更宏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