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一个夜晚,北京建国饭店的酒店大堂内,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邹亮在接受周刊记者专访时说道:“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决战将在三年以后。” 这不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一次,他们将战场锁定在移动支付领域,大举深入双方都很陌生的“线下”世界,以更加“野蛮”和“原始”的手段向对方发起猛攻:场景即战场,金钱即炮火。 2013年夏末,依靠腾讯旗下支付产品——财付通的技术支持,彼时已经聚集了2亿多用户的微信,在5.0版本的升级中首次引入支付功能,包含扫码支付、App内支付和公众号支付三种支付模式,终于助腾讯补齐移动支付这关键一环。同期,支付宝手机钱包的用户数已逼近1亿。据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整个支付宝的日常交易笔数中,有近三分之一通过手机完成。根据艾瑞咨询做出的市场研究报告称,支付宝作为整个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老大哥”,2013年其市场份额接近50%,财付通紧随其后,份额接近20%。 战争之初,凭借着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巨大交易量和多年来外部在线交易场景的培育,加之自身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的平滑交接,基于支付宝客户端的活期理财产品和消费信贷产品的相对成熟,让支付宝在整个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占据着超过75%的份额,这令其在开局阶段便掌握着绝对的份额优势。而微信支付则依附于中国移动互联网黏性最强的社交产品后发制人,用户在高频使用微信过程中所牵动的移动支付使用频率,足以令对手生畏。从商家的角度,借助微信支付去构建自己的会员体系并实现“二次营销”,这一点也颇具诱惑力。 截止到2015年第三季度末,支付宝已完成了对全国百强连锁零售企业中超过6成的支付系统接入工作,线下商超日均交易单量已接近百万笔。微信方面亦对本刊记者表示,他们的成绩也绝不逊色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