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苹果已经搞定了包括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的四大国有银行,确定会在春节前全面入华,目前只待央行点头放行——如果传言属真的话,那么相较之前2016年底才能入华的预告,则要整整提前了近一年时间,并且这个时间也与传闻中三星Samsung Pay入华的时间保持一致。 对于Apple Pay入华一事, 有网友称其是“不得不来”,但可能“来也白来”,一方面中国这个单日网销近千亿的世界头号电商市场,必然会是Apple Pay的巨大福地;可另一方面,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寡头格局,作为新参者的Apple Pay,可能很难去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玩家手里抢来蛋糕。 Apple Pay有哪些优势?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Apple Pay并不属于第三方支付服务,其工作原理是将信用卡通过协议绑定在手机上,然后手机以“虚拟信用卡”的形式来代替传统信用卡使用,Touch ID则提供签名认证。 这其中,Apple Pay并不存储信用卡信息,也不参与资金流动,其SE上存储的仅仅是卡组织为该卡生成的一个Token,之后通过手机读取后发送给商户手中的NFC POS机,后者再通过向银行发送交易请求和Token,最后在相应账户里完成扣款,达成交易——也就是说其并没有取代传统交易中的任何环节,也不涉及自有 资金管理和清算,更没有破坏原有的支付生态系统。 这是Apple Pay的首要优势,首先它不需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也不会像支付宝一样刺激银行,在政策上使得Apple Pay落地变得更加容易,其次苹果这种模式也大大的保证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其绑定和支付都不牵扯到苹果自身的服务器,也就不存在分享交易数据的 问题,在和国内一些企业进行合作时,威胁性也就自然降低了。 不过就实际竞争手段来看,Apple Pay主要能依靠的还是硬件设备红利,包括数以亿计的iPhone和Apple Watch等设备,以及狂热的果粉和他们对苹果的追捧,都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催熟Apple Pay,这些才是Apple Pay在国内发展的首要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相比起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所拥有的本地化和跨平台优势来说,Apple Pay的竞争力依旧略显单一,而且这两大短板短时间也很难赶上,但不容忽视的是,相比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体验上的不够完善,Apple Pay却达到了目前移动支付体验的终极。 在此之前,人们往往会认为类支付宝扫码即付的体验就是移动支付的完全,但这是基于该领域没有诞生更好的方案之前——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依赖软件,因此 当我们把打开和解锁手机、以及启动支付宝并点选“扫码”选项,还有可能还要打开网络连接等等隐形成本都算上的话,你会发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是略显麻烦了一 些。 而Apple Pay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它无需解锁手机,用户只需要拿起手机与POS机接触,然后验证指纹就可以完成交易,这将大大缩减整体支付行为的操作成本,而且 由于Apple Pay本身依附的是行业成熟度较高的NFC POS机,而不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必须要有联网终端以及额外的扫码枪等设备,对于商户来说接纳的成本也就更低一些。 在入华合作方这件事上,苹果选了银联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Apple Pay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于中国市场的现有玩家来说,不仅是一个竞争上的变数,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拉拢对象——在此之前,关于苹果与银联和支付宝商讨Apple Pay入华合作事宜早已见诸报端,事实上这种合作除了对Apple Pay加速落地有所益处之外,对于支付宝和银联来说也不乏利好。 先说支付宝,如果Apple Pay和支付宝合作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将会是对银联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进一步打击,而且Apple Pay的工作原理也不会对支付宝的商业模式构成威胁,反而支付宝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分成上的让利,就能够利用Apple Pay这条轨道更好的稳固高端消费人群,以及帮助自己进军海外市场。 但和支付宝合作的话,对于Apple Pay在华发展的前景可能会横生波折,本身一个支付宝就已经够银联头痛的了,再加上一个苹果银联就更加难以翻身了,因此如果Apple Pay选择和支付宝合作,也有可能遭遇政策高压,比如像后者一样拿不到银行方面的授权,这对于苹果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而如果苹果和四大行达成合作一事属真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苹果已经做出了取舍,那就是和银联合作,提前入华或许就是回报之一。而除此之外,苹果和银联合作也 将有利于其政策门槛进一步下调,同时Apple Pay也可以直接在现有的支持银联Quick Pass的POS机上使用,这样一来,Apple Pay普及路上的设备关也就能够得到解决。 而对于现阶段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已经被支付宝甩开一截的银联来说,苹果无疑会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借助于数亿苹果设备和果粉的支持,银联有望在这一领域压制住支付宝等电子支付产品的昂扬态势。 |